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人民倫理學」的探究者與實踐者-週輔成倫理思想研究2

「人民倫理學」的探究者與實踐者-週輔成倫理思想研究2

為了人民:基於人民正義的“人民倫理學”

  正義是一個最古老卻又與時俱進的價值理念之一,關乎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法律、道德倫理乃至整個文化生活的根本秩序與行為義禮,因之可以具體化為社會秩序(制度安排)正義、經濟分配正義、司法(程序)正義、政治正義、倫理正義等諸多維度或層面。

  現代社會的正義觀念和正義理論(理解)更著重於整體秩序、程序、形式和關係等宏觀層面,例如,現代美國政治哲學家和倫理學家羅爾斯,就將正義視為「社會制度的第一美德”,一如真理之為人類思想的第一美德或最高成就。但這一論斷的實質依據何在?進而,作為秩序、程序、形式和關係的正義都是作為外在客觀形式或結論預定的正義,而非實質性的正義,易言之,這樣的正義是結果而非原因,是形式而非內容,是結論而非根據。什麼樣的製度安排才算是正義的製度?更進一步的追問是,究竟依據什麼或由誰來判定此一秩序、程序、關係和原則而非彼一秩序、程序、關係和原則才是正義的呢?犀利士
威爾鋼
日本藤素
永春糖
日本藤素
美國黑金
日本藤素代購
雙效威爾鋼

樂威莊
必利勁
威爾鋼
VIAGRA
雙效樂威莊
陽痿早洩
壯陽藥
威爾鋼代購
雙效犀利士

  柏拉圖說,城邦國家的公民(注意:限於古希臘雅典城邦“極盛時期”的公民而非生活在城邦裡的所有“自由民”,更不包括數量更多的奴隸)各守自身的身份(智者、武士、平民)、各安其位、各守其責,即為正義。《聖經·舊約》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即是正義,可轉眼到《聖經·新約》,正義卻被博愛所替代:「打你的左臉,把你的右臉伸過去。」羅爾斯論證,唯遵循其「正義兩原則」所作出的製度安排才是正義的。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週輔成的解答是:人民,也只有人民,才能解答「誰之正義?」「何謂道德?」的根本問題,人民倫理(學)才能提供這些根本問題的正確答案。因為,「人民是民族道德的基礎,是一切美善的最後根源」。也就是說,只有人民才是人類社會正義的主體,也只有他們在長期艱難的生活實踐過程中共同創造並逐漸積累、普遍認可並長期遵循的道德才是真實可行的道德,因之才能稱為真正的道德。早在1932年,週輔成便寫道:「我以為倫理學就是道德科學或曰規範科學之一種,中心問題是『應當』的價值判斷問題,即什麼叫做善?或什麼是實踐判斷或行為判斷的最後標準?」直到晚年,他仍然堅持主張:「倫理學講『善』,所涉及的則是人的實踐或行為,即:善行如何能得實現?」然而,人類社會形成確定的善惡評估標準並引以為普遍有效的道德行為規範,卻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所有基本的道德規範或善惡價值判斷標準都是經過人類社會的長期生活實踐逐漸建立並長期積累而成的,所以,它們常常以穩定、持續而大化流行的傳統樣式,成為人類社群(共同體)生活的行為禁忌、行為習慣、社會風俗乃至文化傳統,也正是在這一意義上,人們將道德和倫理界定為人類社會生活和行為的風俗、習慣、準則之總和。

  道德倫理生成的這項特點同西方「自然法」或英國式「習慣法」的歷史生成有著許多相似性。但周輔成並未停留在關於道德和倫理學的這種一般解釋上,而是進一步揭示出一個常常被倫理學人所——有意或無意地——忽略的問題:創造或形成這些道德倫理的行為主體究竟是誰?週輔成的答案是一般民眾。因此,人類社會長期流行且持久有效的真實倫理只能是人民倫理。他指出:「倫理學,就是要區分人民的道德倫理學和老爺的道德倫理學。人民倫理學是非常樸素但又非常紮實的東西,也是十分廣大、十分深遠的東西,既不以甘言媚世,也不對有權勢者奉承,他只是如勞動者的手足,一步一個腳印地耕耘。他們不是沒有缺點,但缺點是可以補救或改正的。」這段話出自周輔成晚年的一篇書序,他針對的是國內的教條主義倫理學,所以批評了那種把道德倫理弄得讓人「肅然生敬、高而且遠」的理論做派。事實上,堅持「自下而上」和人民倫理的底線思維,一直是周輔成始終不渝的倫理學立​​場。在其早年關於道德理想主義的研究中,他就敏銳地指出:「理想之於現實,非雲天之於山石,乃係泥土之於樹木。」受莎士犀利士
威爾鋼
日本藤素
永春糖
日本藤素
美國黑金
日本藤素代購
雙效威爾鋼

樂威莊
必利勁
威爾鋼
VIAGRA
雙效樂威莊
陽痿早洩
壯陽藥
威爾鋼代購
雙效犀利士比亞、托爾斯泰等文豪及其作品的影響,週輔成尤其欣賞莎士比亞的“普通人性”、托爾斯泰的“人民傳統”和赫德爾的“人民(大眾)精神”,也明確表達了自己對中國古老的“建中於民”“咸庶中正」之平民道德傳統的偏好與堅持。他欣賞莎士比亞的“平民”本色,稱讚莎士比亞是一位人格卓立的“平民”,一位“真實的平民”和“自得的平民”,確信正是這種平民情懷才是莎士比亞的戲劇保持“人情化」「血肉化」並最終能夠探險英倫「民族靈魂內部」的心力之源。類似的探究也見諸於週輔成關於托爾斯泰、歌德等人的文學作品的分析評論。始終保持其哲學倫理學、文學和史學之融會貫通的學術研究方式,構成了周輔成終生不變的學術風格。這在他同時代的學人及他們的導師輩那裡,幾乎是常見的,甚至可以說是當時學界的一個共同特點,然而卻是現今學人較為缺乏的。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