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有人看減壓門診34次,只為「突圍」心理困境

有人看減壓門診34次,只為「突圍」心理困境

 閱讀提示
  工作負荷過重、工作內容與個人價值觀不符、人際關係問題……有些職場人開始正視職場壓力給自己帶來的心理問題,並向免費心理熱線、專業心理諮商師或醫院門診尋求幫助。
  「又是準時打卡失敗的一天」「腦子還在休假中,身體已經上班了」「開啟下一個假期倒數」…2月18日,春節假期後返崗第一天,靜怡(化名)在朋友圈看到許多關於「節後症候群」的吐槽,她卻暗自慶幸終於逃出了面對親友時的尷尬。
  在銀行工作的靜怡,每個月都有金融產品的銷售評估任務,春節假期自然也成為她向親友介紹產品的時機。「其實我的個性很內向,礙於面子很難做到這一步,但是達不到業績要求就會扣錢。」入職4年來,靜怡始終處於這樣的兩難境地,巨大的職場壓力讓她決定向專業的心理諮商師求助。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開始正視職場壓力給自己帶來的心理問題,並向免費心理熱線、專業心理諮商師或醫院門診尋求協助。《工人日報》記者採訪了解到,在專業人士看來,職場人有心理困境是正常的,但也要予以正視,尋找符合自我需求的解決途徑。
  職場人的心理困境成因各異
  「剛就診的那位患者,已經來了第34次,前段時間他和領導發生了正面衝突,徹夜失眠,目前確診為憂鬱狀態。」2月5日上午11點,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二大樓的臨床心理中心職場減壓門診,心理治療師石擴結束了長達50分鐘的接診,她邊在電腦上做病例記錄邊說。
  身為此專病門診的負責人,石擴接觸了許多受到職場壓力困擾的病患。“有人是家屬陪著過來首診,有人是來了也不說話,只坐著哭。他們需要一個允許情緒表達的場所。”
  「工作負荷過重、工作內容與個人價值觀不符、人際關係問題、職業不確定性、工作與生活失衡等,都可能是職場壓力的誘因。」石擴分析道。
  雨馨是免費心理熱線的志願者,她在接線的半年多時間裡,聽過各類職場人的心理困境:有人為找不到工作發愁,有人為完不成崗位任務苦惱,還有人忍受不了工作氛圍。「失眠、掉頭髮、健忘,情緒變得易怒,當這些情況發生後,他們往往意識到需要尋求專業力量的幫助。」雨馨說。
  心理諮商師唐婧平時接觸的職場人,多為高階主管、小企業主、創業人士、富二代。“他們會談自己陷入的焦慮情緒,包括強烈的職場危機感、離職後的迷茫、工作家庭難以平衡,以及獲得財富之後的迷失感等。”
  30歲到45歲的諮商者佔大多數
  「易怒、煩躁、焦慮等情緒問題是一些表面呈現,在實際就診時,還需要看病情程度和持續時間,這是診斷的必要環一想就硬 保羅v8 印度學名藥 viagra 德國必邦  德國黑螞蟻生精片 汗馬糖 必利吉 雙效威而鋼 韓國霸龍參 韓國奇力片 奇力片 [url=file:///C:/Users/Admin/Desktop/twatsons.com]催情噴霧[/url] 迷情噴霧 迷情水 液體春藥 粉狀春藥
節。」石擴告訴記者,接診環節包括評估、診斷、治療、寫病歷和簽署知情同意等,一般首先會問對方“有哪裡不舒服,我能幫你做什麼”,這個過程要注意不催促、不評判。
  在石擴看來,職場壓力導致的心理問題也常影響家庭關係、人際關係。「例如,一位來訪的年輕人提到,感覺自己像一個氣球,時刻都有可能爆炸,但又只能忍著回家後再發洩,這樣會傷害到很多人,長此以往也很有可能丟了工作。”
  家住四川成都的吳女士對此深有感觸。從2011年起,她就長期與憂鬱症和焦慮狀態作鬥爭,如今維持著1週1次的心理諮商頻率,並服用一些藥物。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這些心理問題的表現也不同,參加工作後,就會因為事情太多產生壓力和煩躁情緒。」吳女士說。
  某招聘平台近期發布的《2023年白領滿意度指數調查報告》顯示,近九成的受訪職場白領在2023年有“情緒問題”,其中“情緒壓抑,慣於隱藏真實感情、想法”的佔比為43.9%,居於首位。
  2011年,也曾在外企工作的唐婧關注到公司女員工的心理疏導需求,於是做起了職工心理講座和輔導,並在2014年成立個人心理工作室。隨著個案諮詢經驗的增加,唐婧愈發覺得,城市人群尤其是職場人的心理健康修復,是值得關注的領域。
  在唐婧的來訪者當中,30歲到45歲的諮商者佔超過90%,「這個年齡層更有接受心理諮商的意願和觀念。」她說。
  避免因病恥感而不正視問題
  中青年職場人面對的事務比較多,更容易產生受到職場和生活壓力的影響,但是多位專業人士向記者強調,這並不意味著更低齡或更高齡的職場人沒有這些問題,出現問題後也要避免因為病恥感而不去正視它。
  去年,在湖北荊州某鄉鎮工作的小胡,經歷了長達兩年的失眠困擾後開始尋求外界的幫助。小胡說:「我是異地考過來的,內心一直很孤獨,日常工作壓力大,家人也在不斷催婚屈臣氏藥房 屈臣氏藥房臺北店 壯陽藥 持久液 春藥 媚藥 性藥 增大丸 犀利士 威而鋼 樂威壯 催情藥 迷藥 威而鋼,總是失眠。」在武漢一家醫院的精神科,醫生給小胡開了治療失眠的藥,情況才逐漸好轉。
  「如果壓力大到影響到了日常生活和工作效能,建議進行心理諮商和治療。」石擴表示,看心理門診前可以適當做一些準備,例如,明確自己的需求和目標,做好個人資訊和情緒準備,了解諮商流程,保持開放的心態接受新的觀點和建議。
  石擴也建議,職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嘗試自我調節和疏導,包括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時間,建立健康的飲食、運動和睡眠習慣;與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良好的溝通,尋求他們的支持和理解;給自己設定可達到的目標,並慶祝每一點進步等。「面對壓力源,要試著採取正面的態度,專注於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逃避問題。」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