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90歲老人犯法如何處罰

90歲老人犯法如何處罰

我國的法律法規都有對老年人寬宥處罰的規定。

1、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條規定,所稱的老年人是指六十周歲以上的公民。我國把老年人的起點年齡定在六十周歲,而我國若以退休年齡為界限的畫,則男六十歲以上,女五十五歲以上屬於老年人行列。

2、《刑法修正案<八>》第一條規定,在刑法第十七條後增加一條,作為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刑法修正案<八>》第三條規定,在刑法第四十九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威爾鋼viagra 樂威莊LEVIRA 犀利士 CIALIS  犀利士代購 魔鬼撒旦 乖乖水 犀利士CIALIS 犀利士CIALIS 美國黑金 西班牙金蒼蠅 威爾柔 撿尸片


4、《治安管理處罰法》亦規定,對於七十歲以上的老年人違法可以不予拘留。

5、儘管老年人違法犯罪後不適合拘留或收監,但不拘留不收監不等於不處罰。不僅警告、罰款等其他處罰方法仍然可以適用,而且還應當有針對性地對老年違法犯罪者給予必要的行為管束,比如,監護隔離、限制居住、限制從事特定活動、參加社區服務等。

為什麼老年人犯法處罰輕
1、符合寬嚴相濟的刑罰原則

刑罰的適用根本目的在於預防犯罪,其中包括特殊預防和一般預防,它所要關注的不只是刑罰公正的實現,還有罪犯再社會化和社會預防犯罪的雙重需要。老年人是社會中的特殊群體,由於他們在生理上已近生命的終點,因此,對他們的改造也就沒有太大的意義。

就一般預防而言,在準確定罪、恰當量刑的幅度內,對老年人適用嚴厲的刑罰不但不能起到嚇阻不穩定分子的一般預防目的,而且讓身體狀況極差的老年人,去接受其健康狀況難以承受的司法審判,會使社會公眾認為刑法不人道而產生反感、抵觸,不利於社會的和諧其次老年犯罪。一定年齡的老年人犯罪後,受其年齡及其生理因素所限即使不適用刑罰,也往往不會再繼續犯罪;另外,人生活自理能力本已較差,有的還有多種疾病,需要其他人照理,自然就無法承當繁重的生產活動,因此依靠對其限制自由進行羈押改造的方式意義不大,況且國家還要為其提供必要的醫療等保障措施,增加了改造成本。這樣既達到了預防犯罪的目的,也節約了國家資源、成本。

2、對老年人犯罪從輕處罰符合人道主義的要求

人道主義要求關懷人、尊重人性和人的尊嚴,尊重人的自由意志。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人道主義的含義也有了變化,人道主義逐步進化成為以人為中心關心人性、人的價值和尊嚴、人的現實生活和幸福、人的解放的一種學說。大部分老年人,從生理上看,其身體機能處於慢慢衰退的時期,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慢慢強弱,犯罪的社會危害性、犯罪情節、手段也將隨之降低。從心理上來說,由於年老、身體衰退造成的心理影響,心理變得比較容易產生孤獨情緒。

再次在生活上,老年人已經喪失了勞動能力,無法自謀生存,在社會上處於弱勢群體的地位。關心老年人犯罪,建立相應的從寬制度是人道主義的要求,刑法的人道性是指如何把刑罰帶給犯罪人的痛苦控制在人的尊嚴所能接受的限度之內。刑法人道主義在刑法中具體表現為:刑法的寬容性、輕緩性及道義性。刑法的人道性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可以歸結為:犯罪人也是人。

作為人,犯罪人也有其人格尊嚴,對於犯罪人的任何非人對待都是不人道的或曰反人道的。人道主義原則的表明,刑罰的科處以及執行必須考慮到被告人及被判刑的人的個性,以負責任的態度人道的對待被告人及被判刑的人,以便其能夠順利的重返社會。

3、符合我國傳統與國際通常做法

目前,許多國家的刑事立法對老年人刑事責任作出了特別規定,如設置減輕刑罰、其他從寬處理或在執行或者程序上予以優待的條款。

1961年《蒙古人民共和國刑法典》第18條第2款規定,60歲以上犯罪者不適用死刑;而在菲律賓和蘇丹等國家則對70歲老人免刑。

1940年《巴西刑法典》第30條規定,對被判處監禁刑的犯罪人不得適用緩刑,但犯罪人超過70歲,且所判監禁不超過2年的,可以適用緩刑。

《墨西哥刑法典》中的第34條,以及《荷蘭刑法典》都有規定:70歲、80歲以上老年人犯罪的,免除刑罰。“法國《新刑法典》規定:被判刑人年齡達65歲者,禁止居留自然停止。其他剝奪自由的刑罰(徒刑、監禁刑),如被判刑人是老年人,可以在收容監獄內執行。

《日本刑事訴訟法》第482條規定:被判刑人年齡在70歲以上時,可經一定程序批准而停止執行剝奪自由刑。美國黑金代購 美國黑金效果 德國必邦 德國必邦代購 必利勁 印度必利勁 必利勁代購
法國綠騎士 日本2H&2D PJUR噴霧 英國KKPLUS 葡萄牙ORGIE Titan Gel Gold Penis Cream  XXL增大丸

為什麼老年人會犯法
老年人已經經過大風大浪,為什麼老了反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1、老年犯罪,有其自身特殊的原因。進入老年期後,人的判斷能力下降,行為控制能力減弱,記憶力衰退,反應遲緩,老年人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會逐漸減弱,有的甚至會完全喪失,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才可能實施違法犯罪行為,老年人刑事責任能力較低。

2、由於缺乏來自家庭和社會的足夠關愛,老年人心理上很容易產生孤獨感和失落感,進而表現出固執、狹隘、以自我為中心、易被激怒的心理特點,有時會因瑣事而突然爆發實施犯罪。

3、目前我國老年人文化層次普遍較低,特別是農村老年人更是以文盲或半文盲為主。他們文化層次較低、法律知識缺乏、守法意識淡薄,常常依照自己的經驗和當地的風俗習慣為人處事,這也是造成農村老年人是老年犯罪“主力軍”的核心原因。據有關部門統計,在犯罪的老年人中,農村戶口占到***。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